-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約為100萬億元。4月末,《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標志著資管行業迎來強監管,相關金融機構需作出合規調整。
在5月29日召開的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來自銀行、保險、證券行業的嘉賓就資管行業變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們看來,100萬億元的資管規模并不是很大。比如,中國建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劉興華就表示,國內金融體系表內金融資產約為253萬億元,而在全世界范圍內,資管管理的資產和表內金融資產的比例是1∶1,中國離其差距還很大?!斑@樣說來,資管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彼麖娬{。
但層層嵌套、風險隱藏,才是監管更需關注的問題。在瑞信亞太區環球市場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陳昌華看來,剛性兌付是資管新規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他認為,這方面需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調整以及外部利率市場化的配合。
當下,各類型金融機構都已經開始調整業務。“從機構的角度來說,一定要盡快適應資管新規,盡早轉型發展自己的資產管理業務,把大資管業務做成新的業務增長點?!眲⑴d華稱。
“資管新規對銀行資管意味著模式再造?!敝袊ど蹄y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高?表示,10多年間,中國的大資管行業迅速發展到100萬億元的體量,銀行資管也有22萬億元。他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資管在2.0時代仍有很強的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大體表現在四方面,第一,銀行資管從投研能力到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有著更強的優勢;第二,銀行資管在債權類、固收類投資方面有著更大優勢;第三,非標資產換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信貸類資產,而銀行天生就是做信貸業務,對于信貸資產方面,銀行系資管有著更強的資產獲取能力;第四,銀行體系有非常廣泛的網點及非常強大的電子銀行渠道,因此,在銷售渠道方面,銀行仍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高?認為:“有這四方面的優勢,銀行資管一定能夠平穩渡過新規之后的過渡期,真正再造我們的投研能力、銷售能力、產品能力、風險控制能力,打造屬于我們未來的銀行資管2.0時代。”
當然,資管新規影響的不僅僅是銀行業,保險、證券、信托等也都囊括其中。中國人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北川在論壇上表示,資管新規出臺之前,保險資管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內部循環。新政落地之后,保險資管將與銀行資管、證券資管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這對于我們來說,首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其次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提高機會?!痹谡劦胶弦幷{整時,他強調,首先要以實體經濟為主體發展業務;其次,要圍繞保險這一主業篩選客戶,用保險產品鎖定投資風險,并通過投資和保險的聯動,增強客戶的體驗感及對客戶的服務能力?!斑@樣一種模式將會構筑一個新的有別于銀行、有別于證券業的新的投資模式?!彼麖娬{。最后,保險資管還應專注未來金融轉型升級的主導方向。
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資管公司董事長龔德雄則認為,資管新規產生的積極影響在于,從市場結構來看,商業銀行、券商、保險、信托、基金都會站在同一競爭起跑線上,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最大程度消除監管套利的空間。從機構自身來看,也有助于回歸本源,進一步增強主動投資和創新能力,更好適應廣大投資人不斷變化的投融資需求。他表示:“未來,我相信,隨著資管新規的執行,對于規范我國資產管理行業,促進直接融資發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都將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
龔德雄介紹稱,在資產管理領域,國泰君安證券也已經構建了集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業務體系,此外,還在著力培育和形成市場領先的價值發現、產品創設、資產定價等專業優勢。同時,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國泰君安證券也在穩步布局和儲備全球的優質資產。下一步,對于整個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一方面將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作為提升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抓手,更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更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目前,公司也正在構建基礎資產產業化、投資工具組合化、資產配置全球化的業務發展邏輯,希望通過回歸資產管理的本源,更好地推動和形成產業能力加綜合金融的新業務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