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這是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敲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扶持政策之一。
得到國家層面發展戰略的鼓勵政策,這對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的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VC/PE)行業無疑又是一支強心劑。
事實上,對于活躍在產業前沿的VC/PE投資機構,其投資觸角早已延伸至低能耗、高成長的新興產業領域,而隨著國家對新興產業戰略定位的確立,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該領域的投資正風生水起。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VC/PE投資機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案例數量達509個,投資金額33.45億美元。
其中,今年上半年,共有202起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涉及金額14.65億美元,分別達到去年全年的78.0%和65.8%。
布局加速
“就目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而言,資金注入的亟需加強是主要瓶頸之一。”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林婉婷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務院敲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扶持政策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這對于VC/PE行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VC/PE在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醫藥/保健品、生物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案例數量達509個,投資金額33.45億美元。
而從各季度的投資進度來看,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正在加速。
2009年第三季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連續主持召開了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隨之而來的是,第四季度發生了105起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涉及金額6.99億美元,占全年總投資案例的34.2%和投資總額的37.2%,投資案例較第三季度增加21起,投資額增長了85.6%。
而在2010年上半年的六個月時間里,共有202起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涉及金額14.65億美元,分別達到去年全年的78.0%和65.8%。
“隨著我國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主基調的明確,作為資本市場融資的前端機構,下半年VC/PE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布局速度或許還會加快。”林婉婷表示。
中外有別
目前政策的另一大看點是將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
林婉婷表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方面,中外VC/PE機構仍分別呈現其一貫的特征,中資VC/PE投資項目多而單個項目投資金額小,外資VC/PE則與之相反,投資項目少而單個項目投資金額多。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9年,本土VC/PE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投資數量及金額均超過外資,其中本土VC/PE投資案例達185個,占總體比重的60.3%;投資金額9.63億美元,占總體比重的51.3%;外資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案例114個,占總體比重的37.1%;投資金額8.88億美元,占總體比重的47.3%。
進入2010年,隨著國家鼓勵外資態度的明確,本土VC/PE在投資案例數上略多于外資,但從投資金額來看,外資VC/PE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快速擴大,8.49億美元的資本投入量幾乎達到本土VC/PE的兩倍。
從投資方向來看,外資VC/PE的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產業領域,而本土VC/PE則更加青睞新能源領域。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9年互聯網產業發生的63個投資案例中,外資機構投資案例個數為42個,占比66.67%;投資金額2.41億美元,占比72.5%,遠高于本土投資機構的投資數量和金額。
同時,2009年新能源產業共獲得VC/PE投資4.48億美元,投資案例28個。其中,本土機構在新能源的投資個數為19個,占比67.9%;投資金額2.46億美元,占比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