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在黨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開放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2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內部問責5.8萬人次,保持了高壓態勢。可以說,銀行業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還需繼續加大整治力度。
郭樹清說,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一系列的決策和部署,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在防范金融風險、治理銀行業市場亂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綜合性行動方案,也有專項行動方案,總體看來進展是符合預期的。按照問題導向原則,我們今年確定同業、理財、表外三個重點領域。之所以確定這三個領域,一個考慮是因為這三個領域覆蓋了比較突出的風險點,如影子銀行、交叉金融、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另一個考慮是,這些領域主要涉及資金空轉,進行整治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較小,不能否認一些特殊目的投資公司投向實體經濟項目,但總體來說整治金融亂象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較小。
郭樹清還表示,我們堅持立查立改,嚴肅法律、法規和紀律,嚴格執法、執紀。從目前效果來看,同業資產規模、同業負債規模均比年初減少了兩萬多億元。銀行理財增速大幅下降,同業理財凈減少,委托貸款增長持續放緩,特殊目的投資也大幅度下降,效果比較明顯。銀監會在加大監管行政處罰力度的同時,也督促商業銀行開展自查,嚴格問責。
對于未來的風險管理態勢,郭樹清強調,今后整個趨勢是金融監管會越來越嚴,嚴格執行法律、嚴格執行法規、嚴格執行紀律。銀行業的前景是很好的,風險是可以化解的,矛盾是可以解決的,但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還需要包括企業、客戶、居民個人等各方面共同配合。
談及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郭樹清稱,銀行業是實體經濟主要資金來源,占到80%以上,從農業到制造業到服務業,實體經濟的各行業都是銀行業服務和支持的對象。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銀行業也應該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要繼續做好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努力支持銀行業向實體經濟傾斜,重點支持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融資、三農融資、脫貧攻堅方面的融資。同時,繼續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安居工程等重大的公益性項目。銀行業要更積極、更主動地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風險方面,從銀行貸款來看,首先是信用風險。雖然銀行業總體不良資產率1.9%是比較低的,但各機構的貸款分類管理水平是有差別的,所以需要不良貸款充分暴露,要加大處置力度,及時消化,利用資本和撥備來吸收,這樣才能使銀行業保持健康的發展趨勢。
其次,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問題也特別需要注意。銀監會和人民銀行及其他監管機構密切配合,研究制定了一些措施和辦法,包括一些制度性的規定。同時,要防范其他方面風險,如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跨領域跨市場風險、外部沖擊風險包括IT系統、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等,以保障經濟穩中向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