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根據現行監管規定,信托資金投資實業不受限制,對于企業股權、不動產等實體的投資是信托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也是監管部門重點鼓勵的轉型創新方向。信托公司多年來在股權投資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和市場資源,因此,債轉股中信托可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和制度優勢。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配套的《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繼1999年之后的17年,新一輪的債轉股大幕徐徐拉開。關于債轉股的實施機構,《意見》在第一條第一款中指明:鼓勵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多種類型實施機構參與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支持銀行充分利用現有符合條件的所屬機構,或允許申請設立符合規定的新機構開展市場化債轉股;鼓勵實施機構引入社會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增強資本實力。
實施機構名單中沒有點明信托公司,那么,在股權投資領域積累了豐富專業經驗和市場資源的信托公司能否有所作為呢?
“盡管關于債轉股的實施機構范圍中沒有直接點出信托公司的名稱,但關于債轉股的實施機構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多種類型實施機構’的提法,使得其范圍十分寬泛,作為多數為國有企業,專業從事資本投資運營,且市場化經營與運作程度都十分領先的信托公司自然在此次債轉股的實施機構所屬之列,這是毫無爭議的。信托公司面臨著另一次巨大的市場機遇。”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告訴記者。
《意見》規定,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銀行將債權轉為股權,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那么,信托公司如何借助自身優勢在新一輪債轉股中發揮獨特作用呢?
根據信托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信托業受托資產的六成直接投向實體經濟領域,其中股權類運用占比不斷攀升,超過了50%以上。根據現行監管規定,信托資金投資實業不受限制,對于企業股權、不動產等實體的投資是信托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也是監管部門重點鼓勵的轉型創新方向。信托公司多年來在股權投資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和市場資源,因此,債轉股中信托可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和制度優勢。
邢成認為,信托公司還可以發揮管理效率和日常監管優勢。目前國內信托公司投資決策市場化程度較高,決策層級少,透明度較高,管理效率高。同時,信托公司長期開展基礎設施、制造業、房地產等實業領域的信托投融資業務,擁有高端的專業人才和豐富的實業投資管理經驗。特別是信托公司肩負受托責任,在抑制企業道德風險方面更有保障。
此外,信托公司還可以發揮金融工具靈活多元優勢。“信托接受銀行委托參與債轉股,既可以運用股權、債權以及債投聯動等組合手段直接對目標企業操作,也可以設計成事務管理信托,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和要求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根據企業不同的運行階段開發、設計、運用各種信托工具和手段,促進企業扭轉頹勢,實現委托人的目的。并可以隔離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后的股權責任,避免損失擴大。”邢成說。
可以看到,此次債轉股的最大特征就是市場化、法制化。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股權、產權關系。債權轉為股權后,有哪些風險需要防范呢?邢成歸納為三方面:
其一,風險防控手段弱化。債轉股后,信托公司受讓銀行債權成為大股東,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回報,由于股票獲取收益以及分配股息的時間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意味著信托公司獲取收益的不確定性。對于一家因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導致債轉股的企業而言,很大程度上存在著經營管理方面的較多問題。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企業破產可能性增加,一旦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破產企業的剩余財產清償中,債權是優于股權的,而往往企業破產時是資不抵債的,這也意味著信托公司回收資金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二,“僵尸”企業界定標準難以量化。供給側改革意味著部分企業將在這波去“三高”的大浪中被淘汰出局,本來可以出局的企業卻可能因銀行債轉股死灰復燃,因此盡管相關政策規定禁止將僵尸“企業”列為債轉股對象,但實際操作中去“三高”和留“僵尸”其實較難操作,如何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債轉股企業也存在一定難度。同時,如何來計算公允價值,又如何來保證投資收益?這些都將是信托公司在實際操作中或有的風險。
其三,企業道德風險。債轉股使得一些本來瀕臨破產的企業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一些轉股企業在轉股后錯誤地認為轉股后可以不用還錢,從而不思進取,管理松懈,改善經營動力不足,造成時間與資金成本的進一步損失。甚至買通相關人員非法違規進行債轉股,刻意逃避債務。這些都需信托公司嚴密防范,避免落入道德風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