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盡管信貸增加不多,但信托貸款增加2024億元,較上月多增近1000億元;企業債券融資也維持在2000億元以上的較高水平。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金融脫媒”趨勢的加強,傳統的銀行貸款在信貸體系中的占比將會繼續下降,而以信托為代表的新型信貸占比則會繼續提升。
剛剛公布的央行數據顯示,9月新增貸款創下年內第二低位。不過,業內很多專家認為,9月新增貸款雖較上月有所降低,但總體平穩。值得關注的是,信托貸款和企業債券融資出現較快增長,金融脫媒趨勢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232億元,較上月少增807億元,同比多增1532億元。
“9月的信貸增長低于市場預期,主要原因來自信貸額度的約束以及監管部門對于類信貸業務的規范要求。”興業證券金融分析師認為。
市場近期傳言,有關管理部門暫停了部分銀行的票據貼現業務,這可能對9月新增信貸規模有一定影響。業內專家解釋,由于七八月份新增信貸已經不低,因此有關管理部門對9月新增貸款進行了較為嚴格的控制,這從當月票據融資下降、銀行通過壓票據來騰挪一般貸款規模可以看出。亦有市場消息人士透露,9月底部分銀行出現無款可貸的局面,導致部分9月份的項目和放款計劃挪到10月份,造成9月份信貸投放低于預期。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認為:“若以剔除票據的一般性貸款來衡量,9月一般性貸款增加8401億元,較上月多增2676億元。事實上,若按全年新增貸款8萬多億元、按二季度新增貸款占比20%來計算,9月新增貸款屬平穩,并不低。”
今年以來“短多長少”的新增信貸結構在9月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數據顯示,9月新增對公中長期貸款1277億元,較上月略多,占總新增貸款的比重從上月的17%上升到20%;新增對公短期貸款3545億元,較上月多增2044億元;票據融資大幅減少2169億元,時隔10個月之后首次出現負增長。
鄂永健認為,對公中長期貸款增加表明近期項目審批加速對信貸特別是中長期貸款的拉動作用有所體現。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國家發改委今年至少有26個地方城市地鐵項目和軌道交通項目通過審批,投資規模超過7007億元。
住戶中長期貸款繼續平穩增長源于住房市場持續回暖的拉動作用。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當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在出現“令人驚詫的回暖”,不同于廣泛預期的大量空置房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去消化的情況,很多大城市庫存水平開始下降,大型開發商已經開始拿地,銀行開發貸款狀況持續好轉。數據亦顯示,今年二季度以來,房屋銷量在經歷了8個多月的同比負增長后,開始觸底反彈至正增長。
不過,鄂永健認為,由于票據融資銳減所騰挪出的貸款額度主要被對公短期貸款所占用,“短多長少”格局并未明顯改善。此外,9月未貼現的承兌匯票從上月的負增長迅速擴大到2163億元,極有可能是受銀行壓縮票據融資、減少票據貼現所致。
盡管信貸增加不多,但信托貸款增加2024億元,較上月多增近1000億元;企業債券融資也維持在2000億元以上的較高水平。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金融脫媒”趨勢的加強,傳統的銀行貸款在信貸體系中的占比將會繼續下降,而以信托為代表的新型信貸占比則會繼續提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信托貸款增加7015億元,同比多增6176億元。從結構看,前三季度信貸總額中信托貸款占比6%,同比高5.1個百分點。
隨著季末銀行加大存款吸收力度、大量理財資金轉為一般性存款,9月人民幣存款大幅增加1.65萬億元,較上月多增11456億元。從結構上看,當月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4805億元,住戶存款增加1.11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則季節性下降了3700億元。興業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存款的增長主要取決于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的力度以及經濟活躍程度的回升。
對于備受關注的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鄂永健認為,鑒于9月M2增速已在目標之上,且在外圍流動性寬松格局下,未來資本可能加大流入力度、外匯占款可能有一定程度回升,必要性已有所下降。但考慮到外匯占款增量難有大幅度回升、市場流動性仍處在“緊平衡”的狀態,年內也不排除小幅下調1次,下調0.5個百分點的可能。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隨著未來投資增速有所回升和樓市有所回暖對信貸需求拉動作用的逐步顯現,銀行信貸供應能力將較強。不過,考慮到政策不會大幅放松、高杠桿率限制企業借貸能力以及銀行控制信貸資產質量等因素的限制,未來信貸增量將會較為平穩。
“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恢復增長,信貸結構趨于改善,預計全年新增貸款8.2萬億~8.5萬億元。”鄂永健預測。